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水、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肝性脑病。这些症状多由门静脉压力升高引起,需及时就医治疗。
1、腹水:腹水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常见表现,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肝脏合成白蛋白功能下降,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出至腹腔。腹水可伴随腹胀、腹部膨隆和呼吸困难。治疗方法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螺内酯和呋塞米,严重时可进行腹腔穿刺放液。
2、脾肿大: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血液回流受阻,引发脾脏充血性肿大。脾肿大可引起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治疗上需针对原发病,如控制肝硬化进展,必要时行脾切除术或脾动脉栓塞术。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使食管和胃底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静脉曲张,严重时可引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症状。预防和治疗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降低门静脉压力,或内镜下进行曲张静脉套扎术、硬化剂注射。
4、肝性脑病:肝硬化门脉高压可导致氨等有毒物质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引发肝性脑病,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异常和昏迷。治疗包括限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减少氨吸收,严重时需进行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
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多样,需根据具体症状采取针对性治疗。及时就医、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饮酒和摄入高脂食物,以延缓疾病进展。对于严重病例,肝移植可能是终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