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和免疫治疗技术的突破,广州地区肿瘤诊疗水平已进入分子靶向时代。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率先开展质子重离子治疗临床试验,年手术量超1.5万台。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复杂肿瘤切除,微创手术占比达68%。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建立华南肿瘤早筛生物样本库,检出率提升至9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开展CAR-T细胞治疗血液肿瘤,完全缓解率达83%。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骨肿瘤切除,重建成功率提高至95%。这些医疗机构通过技术创新持续提升肿瘤诊果。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国家肿瘤学重点实验室配备PET-MR等设备,开展157项临床试验。鼻咽癌五年生存率达85%,建立全球大样本库。拥有23个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年门诊量逾120万人次。自主研发的EB病毒疫苗进入Ⅲ期临床。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肿瘤科配备TOMO放射治疗系统,开展影像引导放疗。肺癌微创手术占比75%,达芬奇机器人手术量华南第一。建立多学科联合门诊,疑难病例讨论完成率。参与制定8项国家诊疗规范。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华南开展术中放疗的医疗机构,建成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心。胃肠肿瘤腹腔镜手术占比超60%,并发症率低于3%。拥有国内肿瘤营养治疗示范基地,年营养干预8000例次。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血液肿瘤科开展22种靶向药物治疗,建成华南大造血移植中心。淋巴瘤诊疗中心配备流式细胞分选系统,诊断准确率99.2%。参与国际多中心研究15项,发表SCI论文年均40篇。
5.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肿瘤保肢手术成功率91%,3D打印假体植入量居全省。甲状腺癌纳米碳示踪技术应用超2000例,淋巴结检出率提升35%。肿瘤介入科年完成栓塞治疗1200例,病灶缩小率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