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肺癌诊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国际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治疗水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拥有华南质子治疗系统,年肺癌手术量超过2000例。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肺癌术,5年生存率达国内水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首创"无管化"胸腔镜技术,微创手术占比达9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建立肺癌多学科诊疗中心,开展个体化靶向治疗。广州市胸科医院在耐药性肺癌治疗方面取得突破,参与制定国家诊疗规范。这些医院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为肺癌患者提供多样化治疗方案。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中心肺癌科配备PET-MR、射波刀等高端设备,开展C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科研团队发现多个肺癌标志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年收治肺癌患者1.2万例,早期肺癌微创手术5年生存率91.2%。
2.广东省人民医院
胸外科拥有4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华南首例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定位手术。建立肺癌生物样本库,开展PD-1抑制剂临床研究。晚期肺癌免疫治疗较传统方案提升37%。
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肺癌早筛试剂盒,灵敏度达92.5%。何建行教授团队首创"无管化"手术技术,患者术后24小时可下床活动。开展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微小病灶检出率提高3倍。
4.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肿瘤科建立肺癌基因检测平台,覆盖128个驱动基因。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26项,靶向药物客观缓解率68%。放疗科配备TOMO刀,放疗误差控制在0.5mm内。
5.广州市胸科医院
耐药性肺癌诊疗中心开展循环肿瘤DNA监测,耐药突变检出时间提前4周。参与制定《中国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开展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中西医结合科研发肺积方,配合化疗提高19%。
这些医院在肺癌诊疗各具特色,中山肿瘤侧重综合治疗体系,省医强于机器人手术,广医一院精于微创技术,南方医院优势在医疗,胸科医院专长耐药病例处理。患者可根据病情特点选择相应优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