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乳腺癌诊疗领域,广州多家医院通过引进国际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配备了全数字化乳腺钼靶机和3.0T磁共振,年乳腺癌手术量超过2000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开展乳腺癌保乳手术率达4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将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提升至9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引进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乳腺活检系统,微创诊断准确率达98%。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开展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使局部晚期乳腺癌手术转化率提高至65%。
1.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该中心乳腺癌单病种诊疗量连续五年居华南地区,拥有国内乳腺癌分子分型检测平台。2022年开展乳腺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152例,保乳手术中应用术中放疗技术占比35%。中心参与制定的《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被列为行业标准。
2.广东省人民医院
乳腺科年门诊量突破12万人次,配备德国西门子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系统。创新开展乳腺癌术中荧光导航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使淋巴结检出准确率达到97.6%。医院乳腺癌诊疗中心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开展乳房重建手术种类全。
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外科拥有华南地区大的乳腺癌标本库,储存组织样本超过2万份。在国内率先应用人工智能辅助乳腺超声诊断系统,微小病灶检出率提升28%。医院开展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乳腺疾病诊疗中心配备美国Hologic三维断层摄影系统,年完成乳腺微创旋切手术800余例。针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建立生育力保存多学科团队,已成功实施卵巢组织冷冻移植术21例。中心乳腺癌早期诊断率连续三年保持在85%以上。
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乳腺中心引进荷兰Philips乳腺专用CT,开展乳腺癌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治疗。医院参与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27项,其中关于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分册。2023年建成乳腺癌日间化疗病房,平均住院日缩短至1.8天。
这些医院在乳腺癌诊疗各环节形成技术特色:中山肿瘤侧重科研转化,省医精于手术创新,中山一院强在综合治疗,妇儿中心专注诊断,南方医院突出临床研究。患者可根据疾病分期和治疗需求选择相应优势医院,各医院间已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广州地区乳腺癌5年生存率从2015年的82%提升至2021年的89%,反映出整体诊疗水平的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