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脏肿瘤诊疗领域,广州多家医院通过引进医疗设备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治疗水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手术,2022年完成复杂肝脏肿瘤手术量达580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进行术前规划,肝切除成功率提升至92%。广东省人民医院建立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将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有机结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为中晚期患者提供新选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微小肝癌检出率提高至85%。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年手术量超过2000台,拥有4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开展ALPPS二期肝切除、活体肝移植等技术,5年生存率达48.7%。国家重点临床专科,配备3.0T磁共振导航系统,实现亚毫米级定位精度。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肝脏外科中心设置独立介入治疗病区,拥有双源CT和PET-CT各2台。首创"三步法"肝切除技术,将平均手术时间缩短至3.2小时。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发表SCI论文46篇。
3.广东省人民医院
肝胆胰外科开展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肿瘤完全切除率91.3%。配备海扶刀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无创治疗直径<3cm的肝肿瘤。日间手术占比达35%,平均住院日缩短至6.8天。
4.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肿瘤介入科年完成TACE手术1800余例,建立12种分子分型数据库。开展钇-90微球放射栓塞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延长至11.2个月。拥有华南地区唯一的质子治疗中心,放疗误差控制在1mm内。
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配备第四代电磁导航系统,实现三维影像引导。开展腹腔镜解剖性肝段切除术,手术出血量控制在200ml以下。与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建立肝癌早筛生物标志物panel。
这些医院在肝脏肿瘤诊疗方面形成差异化技术特色,中山一院以机器人手术见长,南方医院侧重切除,省医专注综合治疗,中肿强于放射介入,广医一院突出微创技术。患者可根据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