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开展口腔正畸诊疗的医疗机构包括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述五家医院均为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口腔科上榜单位,其中北京大学口腔医院连续五年位列全国口腔专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在隐形矫治领域具有技术优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设有儿童早期矫治专科门诊。
现代正畸技术涵盖固定托槽矫正、隐形矫治及功能矫形治疗三大体系。数字化微笑设计(DSD)与三维颌面扫描技术可实现矫治方案可视化预演,提升医患沟通效率。
1.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为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年接诊正畸患者超4万人次。科室开展舌侧矫治、自锁托槽矫正及隐形矫治技术,配备iTero口内扫描仪实现数字化取模。团队主导制定《中国隐形矫治技术指南》,建立青少年颅颌面生长预测模型,2023年完成复杂病例矫治1200余例,矫正方案精确度达0.1毫米级。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2号
就诊科室:正畸科
门诊时间:工作日8:00-11:30/13:00-16:30,周六上午8:00-12:00
2.北京协和医院-口腔正畸科
北京协和医院口腔正畸科实施多学科联合矫治,联合耳鼻喉科开展呼吸障碍相关错颌畸形治疗。科室引进Insignia矫治系统,采用患者特异性托槽定位技术,缩短矫治周期20%。建立成人正畸档案库,对牙周病伴错颌病例实施夹板固定联合矫治,近三年完成骨性Ⅲ类畸形矫治200余例。
北京协和医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1号
就诊科室:口腔正畸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设立儿童早期干预门诊,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正不良口腔习惯。科室开展数字化托槽间接粘结技术,配备AccuModel三维打印系统制作个性化矫治装置。2022年启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项目,完成种植体支抗病例800余例,咬合重建精确度达98.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西里4号
就诊科室:正畸科
门诊时间:每日8:00-11:30/13:00-16:00
4.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
中日友好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开展舌侧隐形矫治与个性化托槽矫治技术,配备3ShapeTRIOS扫描系统实现全程数字化。建立正畸-正颌联合诊疗流程,对骨性错颌畸形患者实施术前术后正畸管理。科室研发正畸力值监测系统,调整矫治力度,2023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日友好医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2号
就诊科室:口腔医学中心
门诊时间:工作日8:00-12:00/13:00-17:00
5.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口腔科开展运动护齿矫治技术,针对运动员群体设计防撞击矫治器。科室应用Insignia矫治系统,采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牙齿移动轨迹。建立正畸-关节联合门诊,对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实施咬合板矫治,近五年完成夜磨牙症矫治400余例。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
就诊科室:口腔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3:30-17:00
牙齿矫正期间需加强口腔清洁维护,使用正畸专用牙刷与牙缝刷每日清洁三次。建议避免食用粘性食物与硬质食品,防止托槽脱落。复诊前24小时使用咬胶训练器增强矫治器贴合度,每次佩戴时间不少于22小时。矫正结束后需严格佩戴保持器,前半年全天佩戴,之后转为夜间佩戴。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每半年拍摄全景片监测牙根吸收情况。出现托槽松动或钢丝扎嘴应及时复诊调整,避免软组织损伤。矫治期间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专业洁牙,预防釉质脱矿与牙龈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