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脊柱肿瘤诊疗领域,广州多家三甲医院通过引进国际技术和设备不断提升治疗水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开展3D打印辅助脊柱肿瘤切除重建手术,年手术量超过200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采用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使手术精确度提升至毫米级。广东省人民医院引进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系统,实现微创化肿瘤切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建立多学科会诊模式,五年生存率达到国际水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术,为晚期患者提供新选择。这些技术创新推动着广州脊柱肿瘤诊疗水平持续提升。
1.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脊柱外科配备Oarm三维导航系统,肿瘤全切率提升至85%。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转移瘤,单日大手术量达8台。拥有国内脊柱肿瘤专科病房,床位使用率保持95%以上。
2.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引进德国Joimax椎间孔镜系统,微创手术占比达60%。建立脊柱肿瘤标本库,累计收集病例样本1200余份。2023年开展华南地区首例AI术前规划辅助骶骨肿瘤切除术。
3.广东省人民医院
达芬奇机器人年完成脊柱肿瘤手术150例,出血量控制在200ml以内。PETCT引导穿刺活检准确率98.7%,建立快速病理诊断通道。拥有华南大规模的术中放疗设备。
4.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脊柱肿瘤五年生存率数据:原发恶性68.5%、转移性42.3%。开展分子靶向治疗联合手术的临床研究,入组病例数居全国前列。配备专用术中CT,实现影像导航。
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放射性粒子植入年手术量突破100例,疼痛缓解91.2%。开发脊柱肿瘤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误差范围<1mm。设立日间手术中心,平均住院日缩短至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