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主要是B族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治疗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曲松或氨苄西林,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
1.B族链球菌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病原菌,约占30%50%。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孕妇的生殖道,分娩过程中可能通过母婴传播感染新生儿。B族链球菌感染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治疗首选青霉素或氨苄西林,疗程一般为1421天。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选用万古霉素。
2.大肠埃希菌是另一种常见病原菌,约占20%30%。这种细菌主要来源于母体肠道,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医院感染途径感染新生儿。大肠埃希菌感染常伴有败血症,预后较差。治疗通常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疗程为21天。对于耐药菌株,可能需要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约占5%10%,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传播。这种细菌可以穿过胎盘屏障,导致胎儿感染。李斯特菌感染的特点是发热、呕吐和神经系统症状。治疗首选氨苄西林,可联合庆大霉素使用,疗程为21天。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儿,可使用复方磺胺甲恶唑。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需要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如控制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家长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异常表现,如发热、拒奶、嗜睡等,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医。预防措施包括孕期筛查B族链球菌、注意饮食卫生、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等,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