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半月宝宝腹泻可能由感染、饮食不当、过敏或生理发育因素引起,需观察大便性状、调整喂养方式并及时补液。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性肠炎、乳糖不耐受或辅食添加不当,轻度腹泻可居家护理,严重脱水需立即就医。
1.感染性因素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感染是婴幼儿腹泻主因,大便呈蛋花汤样伴低热。细菌性肠炎多由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引起,粪便带黏液或血丝。寄生虫感染如贾第鞭毛虫可能导致慢性腹泻。确诊需化验大便常规,病毒性感染以补液为主,细菌性需用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2.饮食相关问题
过早添加高纤维辅食如菠菜泥可能刺激肠道。配方奶冲泡过浓或转奶过快易引发渗透性腹泻。母乳喂养者若母亲食用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可能通过乳汁引发过敏反应。建议暂停新添辅食,改用低乳糖配方奶,哺乳期母亲需忌口易过敏食物两周观察。
3.生理性因素
出牙期唾液增多可能加速肠蠕动。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后48小时内可能出现轻微腹泻。肠道菌群失调时,可服用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调节。注意每次便后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疹,使用含锌的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4.病理因素
中耳炎、尿路感染等肠外感染可能伴随腹泻。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表现为进食后立即水样泻。乳糜泻患儿对麸质敏感,需检测血清IgA抗体。怀疑病理性腹泻需做血常规、粪便还原糖试验等检查。
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尿量是判断病情的关键指标。轻度腹泻可继续喂养并增加母乳次数,每次稀便后补充50-100ml口服补液盐。出现嗜睡、眼窝凹陷、超过8小时无尿等脱水症状,或腹泻持续超过3天伴体重下降5%以上,必须急诊处理。居家护理期间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