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胃炎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腹泻、腹胀及消化不良,严重时伴随体重下降或贫血。症状轻重与炎症程度相关,长期发作需警惕黏膜病变。
1.腹痛与不适
上腹部或脐周隐痛多见,餐后加重,空腹缓解。炎症刺激胃肠黏膜导致痉挛,部分患者出现烧灼感。急性发作期可临时使用解痉药如颠茄片、山莨菪碱,日常建议热敷腹部。
2.排便异常
典型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粪便稀薄含未消化食物残渣。肠黏膜受损影响吸收功能,可服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双歧杆菌调节菌群。持续水样便需警惕电解质紊乱。
3.消化功能障碍
早饱、嗳气、恶心常见,胃酸分泌异常导致反酸。建议少食多餐,避免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药物选择包括铝碳酸镁中和胃酸,多潘立酮促进胃动力。
4.全身性症状
长期炎症可能引发乏力、消瘦,部分患者出现低热。血红蛋白低于110g/L提示贫血,需补充铁剂和维生素B12。营养不良者需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5.体征与并发症
胃镜可见黏膜充血水肿,肠镜显示淋巴滤泡增生。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萎缩性胃炎或肠化生,建议每年做一次胃肠镜检查。黑便或呕血需立即就医排除出血。
慢性肠胃炎症状持续两个月以上即进入慢性期,需规范治疗与饮食管理。避免辛辣、酒精等刺激性食物,优先选择蒸煮烹饪方式。症状加重或体重骤减应及时进行肿瘤标志物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