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需立即就医,抗生素治疗是核心手段,同时需卧床休息、多饮水并监测胎儿情况。该病由尿路感染上行引发,孕期生理变化增加风险,及时干预可避免早产等并发症。
1.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的病因
孕期激素变化使输尿管松弛,子宫增大会压迫泌尿系统,导致尿液滞留。细菌(如大肠杆菌)从尿道逆行感染至肾脏,引发肾盂炎症。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既往尿路感染史、糖尿病等因素均会提高发病率。
2.医疗干预方案
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是首选,需静脉给药7-10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严重感染需联合用药,治疗期间监测肾功能和胎儿心率。若出现高热不退或脓毒血症,可能需留置双J管引流。
3.家庭护理要点
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压迫。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避免辛辣刺激。体温超过38.5℃时采用物理降温,记录排尿次数和尿色变化。
4.预防与监测
孕中期起定期尿常规筛查,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出现腰酸、尿频症状时需尿培养检查。妊娠20周后患者建议住院治疗,通过胎心监护和B超评估胎儿宫内状态。
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或胎盘早剥。规范使用B类抗生素对胎儿相对,患者需严格完成整个疗程,治疗后每两周复查尿培养直至分娩。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是关键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