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尿频通常指白天排尿超过7次或夜间排尿超过2次。尿频程度主要与子宫压迫、激素变化、饮水量、泌尿系统感染、心理因素有关。
1、子宫压迫:
妊娠中后期增大的子宫直接压迫膀胱,减少其储尿容量。孕20周后子宫升至脐部,膀胱受压更明显,可能出现排尿后仍有尿意感。建议采取侧卧位减轻压迫,避免长时间站立。
2、激素变化:
孕激素水平升高使输尿管平滑肌松弛,肾血流量增加导致尿量增多。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膀胱敏感度,孕12周前即可出现尿频。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改变,分娩后激素水平回落可缓解。
3、饮水量:
孕妇每日需饮水2000-2500毫升,过量饮水或短时间内集中饮水会加重尿频。建议分次少量饮用,睡前2小时控制饮水量。观察尿液颜色,淡黄色为适宜补水状态。
4、泌尿感染:
妊娠期免疫力下降易引发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伴尿急、尿痛。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认,常见病原体为大肠杆菌。感染性尿频需及时治疗,避免引发肾盂肾炎影响胎儿。
5、心理因素:
部分孕妇因紧张过度关注排尿,形成心理性尿频。可通过盆底肌训练增强控制力,每天进行10秒收缩、10秒放松的凯格尔运动,每次训练15分钟。
建议记录每日排尿次数与尿量,穿着宽松衣物避免腹部压迫。出现尿痛、血尿、发热需立即就医。保持会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饮食注意少食利尿食物如西瓜、咖啡,适量补充蔓越莓制品预防尿路感染。日常避免憋尿,排尿时身体前倾帮助排空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