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检查主要包括痰涂片检查、胸部X线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血液检查五种项目。
1、痰涂片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是诊断肺结核基础的方法。需连续三天采集晨起深部痰液,阳性结果可确诊活动性肺结核,但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可能。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成本较低,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
2、胸部X线检查:
可显示肺部典型病变如浸润影、空洞或纤维化病灶。对于痰涂片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的患者,胸片能发现上肺野为主的异常阴影。需注意与其他肺部疾病鉴别,必要时需结合CT检查提高分辨率。
3、结核菌素试验:
通过皮内注射纯蛋白衍生物观察皮肤反应强度,阳性提示结核感染但无法区分活动性或潜伏性。适用于儿童和免疫功能正常者筛查,HIV感染者可能出现假阴性。硬结直径≥15毫米或伴有水疱为强阳性反应。
4、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核酸扩增技术直接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DNA,常用方法包括GeneXpert检测。2小时内可出结果且能同时判断利福平耐药性,灵敏度显著高于传统痰涂片。适用于急重症患者和耐药结核的快速诊断。
5、血液检查:
γ-干扰素释放试验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异性免疫细胞反应诊断结核感染,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血常规可发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有助于评估病情活动度。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检测血糖水平。
确诊肺结核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检查期间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饮食需保证高蛋白、高维生素摄入以增强免疫力,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6-8个月规范用药,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和听力检测。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筛查,居住环境保持通风换气每日3次以上,衣物寝具经常暴晒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