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出现阵发性绞痛可能由生理性宫缩、先兆流产、泌尿系统感染、胃肠功能紊乱、胎盘早剥等原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生理性宫缩:
妊娠中晚期出现的无规律、轻微腹部紧缩感称为假性宫缩,属于子宫肌肉适应性收缩。这种疼痛通常持续时间短、强度低且不伴随阴道出血,可通过改变体位、局部热敷或休息缓解。若每小时超过4次需警惕早产可能。
2、先兆流产:
孕20周前出现的规律性下腹坠痛伴阴道流血需考虑先兆流产,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足或子宫畸形有关。典型表现为阵发性绞痛逐渐增强,需立即卧床休息并检测孕酮水平,必要时使用黄体酮制剂进行保胎治疗。
3、泌尿系统感染:
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压迫输尿管易引发肾盂肾炎,表现为侧腰部绞痛伴尿频尿急。大肠杆菌感染是常见病因,通过尿常规检查可确诊。治疗需选择对胎儿的抗生素,同时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促进细菌排出。
4、胃肠功能紊乱: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减缓肠道蠕动,引发肠痉挛或便秘性腹痛。疼痛多位于脐周,可能伴随腹胀、排气减少。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量食用火龙果、西梅等通便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调节肠道功能。
5、胎盘早剥:
妊娠20周后突发持续性剧痛伴子宫硬如板状,需警惕胎盘早期剥离。常见于妊娠高血压或腹部外伤患者,超声检查可见胎盘后血肿。根据剥离面积选择期待治疗或紧急剖宫产,严重出血时需输血抢救。
孕妇出现腹痛时应记录疼痛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建议保持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每日进行30分钟温和散步促进肠道蠕动,饮食上采用少量多餐原则,限制高脂辛辣食物摄入。如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阴道流血、发热等症状需立即产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