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月宝宝添加辅食需遵循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的原则,主要有高铁米粉、蔬菜泥、水果泥、肉泥、蛋黄五种基础类型。
1、高铁米粉:
作为首选辅食,强化铁米粉能弥补母乳铁含量不足。选择原味无添加产品,初次尝试时调成稀糊状,每日1-2次,每次1-2勺,观察3天无过敏反应再增量。注意用60℃以下温水冲泡,避免破坏营养素。
2、蔬菜泥:
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南瓜易消化,蒸熟后研磨成细腻泥状。绿叶菜需焯水去除草酸,每次引入单一品种,连续尝试3天。初期建议上午添加,便于观察排便反应。出现绿便属正常现象,若腹泻需暂停该食材。
3、水果泥:
苹果、香蕉等低敏水果适合初期添加,去皮去核后刮取果肉。避免柑橘类高酸水果刺激肠胃,水果泥建议下午单独喂食,不与米粉混合以免影响主食摄入量。每日总量不超过30克,防止糖分摄入过多。
4、肉泥:
满6个月后可添加红肉泥补充锌元素,选择猪里脊或牛腿肉蒸煮至软烂,用料理机打成细腻肉糜。初次添加不超过10克,可混合在米粉中喂食。禽类肉泥应推迟至7月龄,海鲜类需满1周岁后尝试。
5、蛋黄:
从1/8个煮熟的蛋黄开始,碾碎后调入米糊。观察3天无皮疹、呕吐等过敏症状,可逐步增至1/4个。蛋清含致敏蛋白,需延迟至12个月后添加。添加蛋黄后注意补充水分,防止便秘发生。
辅食添加期间保持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每日奶量不低于600毫升。每次引入新食材需记录饮食日志,出现湿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制作过程注意器具消毒,现做现吃不存放。避免添加盐、糖等调味品,培养宝宝接受食物原味的能力。进食时让宝宝坐稳餐椅,建立规律的进餐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