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需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可能性较低但可长期稳定。治疗方法主要有控制血压、调节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和定期监测。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炎常见并发症,会加速肾功能恶化。血压需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氯沙坦。限盐、减重、规律运动有助于辅助降压。
2、调节饮食:
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合并水肿需限制每日饮水量。
3、药物治疗:
根据病理类型选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配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合并贫血需补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高磷血症使用碳酸镧等磷结合剂。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4、中医调理:
可辅助使用黄芪、冬虫夏草等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中药材,通过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改善症状。针灸选取肾俞、足三里等穴位调节免疫功能。需在正规中医院辨证施治,避免自行服用偏方。
5、定期监测:
每3-6个月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关注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等指标变化。出现明显浮肿、血尿或肌酐快速上升需及时住院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需准备肾脏替代治疗。
慢性肾炎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冬季注意保暖。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乐观心态,与医生建立长期随访关系,通过科学管理大限度延缓肾功能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