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尿道口两侧瘙痒可通过保持局部清洁、穿透气棉质内裤、避免刺激性洗剂、使用医生推荐的外用药物、及时就医排查感染等方式缓解。该症状通常由激素变化导致分泌物增多、局部潮湿刺激、过敏反应、尿路感染、外阴阴道炎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孕妇因激素水平升高,阴道分泌物增多易刺激尿道口周围皮肤。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清洗时从前向后轻柔擦拭,避免使用肥皂或沐浴露。排尿后用洁净纸巾蘸干而非摩擦,减少局部摩擦刺激。
2、选择内裤:化纤材质内裤透气性差易造成局部闷热潮湿。建议穿着纯棉宽松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穿紧身裤或连裤袜。清洗内裤需单独手洗并用开水烫洗,避免与其他衣物混洗导致交叉感染。
3、避免刺激:部分孕妇对香皂、卫生护垫或洗衣液中的化学成分敏感。应停用含香料洗护产品,如厕后使用无酒精湿巾清洁。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用力搓洗瘙痒部位以防皮肤破损。
4、药物干预:顽固性瘙痒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用药。常用外用药包括氧化锌软膏、炉甘石洗剂等,真菌感染可使用克霉唑乳膏。严禁自行购买含激素药膏或口服抗组胺药物。
5、排查感染:持续瘙痒伴分泌物异常需就医。常见病因为念珠菌性外阴炎、细菌性阴道病或尿路感染,需通过白带常规、尿培养等检查确诊。妊娠期尿路感染可能诱发宫缩,需规范使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
孕妇日常应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通过多排尿冲刷尿道。饮食上减少辛辣食物及甜食摄入,适当补充含活性益生菌的无糖酸奶。睡眠时可采用左侧卧位改善会阴部血液循环,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加重局部充血。如出现排尿灼痛、血尿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诊,妊娠期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影响胎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