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获得性甲状腺功能减低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智力发育落后、皮肤干燥、畏寒乏力、便秘等症状。该疾病可能与碘缺乏、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药物影响、垂体病变、甲状腺手术史等因素有关。
1、生长迟缓:
甲状腺激素不足直接影响骨骼发育,患儿身高增长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骨龄延迟。典型表现为四肢短小、囟门闭合延迟、牙齿萌出缓慢。需通过生长激素检测和骨龄评估明确诊断,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可改善生长速度。
2、智力落后:
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脑发育障碍,患儿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认知功能障碍。婴幼儿期发病者可表现为抬头、坐立、行走等大运动发育延迟,严重者可致不可逆的智力残疾。新生儿筛查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3、皮肤改变:
因代谢减缓导致皮肤角质层增厚,出现全身皮肤干燥粗糙、毛发稀疏易断、指甲脆裂。特征性表现为面部黏液性水肿,眼睑及颊部呈非凹陷性肿胀。皮肤温度偏低且少汗,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4、代谢减低:
基础代谢率下降引发畏寒、少动、嗜睡等表现。患儿活动量显著减少,心率缓慢,血压偏低,肠蠕动减弱导致顽固性便秘。严重者可出现体温过低、呼吸减慢等危及生命的黏液性水肿昏迷。
5、特殊面容:
长期未治疗可形成典型甲减面容,表现为鼻梁低平、眼距增宽、舌体肥大常伸出口外。声音嘶哑粗哑,说话缓慢含糊。部分患儿伴有听力减退,可能与中耳黏液水肿有关。
确诊后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生长发育指标。日常需保证碘摄入量,海带、紫菜等海产品每周食用2-3次。避免食用抑制甲状腺功能的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西兰花。鼓励适度运动促进代谢,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建立规律的作息和饮食计划有助于症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