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暂停呼吸综合症是指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的疾病,可能由肥胖、上气道结构异常、神经肌肉功能异常、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肥胖:脂肪堆积压迫上气道导致狭窄,睡眠时肌肉松弛进一步阻塞气道。减重是核心干预手段,体重下降10%可显著改善症状。
2、上气道结构异常:包括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厚等解剖学异常。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可机械性撑开气道,严重者需进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3、神经肌肉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对呼吸肌控制失调或周围神经病变所致。乙酰唑胺可通过刺激呼吸中枢改善症状,甲羟孕酮适用于绝经后女性患者。
4、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减退、肢端肥大症等疾病可诱发。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甲减,生长抑素类似物控制肢端肥大症进展。
5、遗传因素:家族性颌面畸形或特殊基因变异增加患病风险。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需结合多导睡眠监测确诊。
建议患者睡眠时保持侧卧位,避免睡前饮酒和使用镇静剂。日常进行吹气球、唱歌等呼吸肌训练,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超重者需制定个性化减重计划,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宜选择低脂高纤维食物,晚餐不过饱且睡前3小时禁食。定期清洁鼻腔并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润,严重日间嗜睡者应避免驾驶和高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