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扁桃体发炎可通过生活护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扁桃体发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环境刺激等因素引起。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2次。鼓励患儿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800毫升。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南瓜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用生理盐水漱口每日3-4次,可减轻咽部不适。
体温低于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走行部位。使用退热贴敷贴前额,每4小时更换一次。适当减少衣物包裹,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
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针对发热症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咽痛明显时可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如小儿咽扁颗粒。用药期间观察有无皮疹等不良反应。
对于伴有明显气道水肿的患儿,可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治疗。雾化前30分钟避免进食,选择坐位或半坐卧位。每次雾化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结束后协助拍背排痰。雾化器使用后需用清水冲洗晾干。
每年发作超过7次或伴有睡眠呼吸暂停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后进冷流食24小时。创面白膜脱落期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有无出血现象。手术可有效预防反复感染,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日常应注意加强营养补充,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流行季节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坚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家长应学会识别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危重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等口腔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