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黄水疮(脓疱疮)需注意隔离消毒、皮肤护理、避免抓挠、合理用药及观察并发症。脓疱疮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
患儿需单独使用毛巾、衣物等个人物品,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接触患儿前后需用流动水洗手,患儿衣物与家人分开清洗。患病期间避免去幼儿园等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轻柔清洁创面,保持患处干燥。未破溃脓疱可用无菌针头刺破后吸除脓液,已破溃创面覆盖无菌纱布。每日更换衣物床单,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减少摩擦。
剪短患儿指甲并磨平边缘,睡眠时可佩戴棉质手套。瘙痒明显时可冷敷缓解,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刺激皮肤,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
局部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药膏,严重感染需口服头孢克洛颗粒等药物。用药需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停药。中药金银花、蒲公英煎水外洗可辅助消炎。
警惕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可能提示继发肾炎或败血症。面部脓疱疮需特别注意眼眶红肿等颅内感染征兆。如出现患处扩散、持续高热或尿液异常应立即就医。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补充维生素A、C丰富的胡萝卜、猕猴桃等促进皮肤修复。恢复期可适当增加酸奶等含益生菌食物调节菌群。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每日紫外线消毒30分钟。患儿痊愈后需持续观察1-2周,复发时及时干预。避免让患儿接触宠物或毛绒玩具,减少细菌定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