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进行咀嚼训练需注意食物性状选择、进食环境、循序渐进引导、观察吞咽反应及避免强迫喂食。
初期选择软烂易碎的食材如香蕉泥、蒸熟的胡萝卜块,随月龄增加逐渐过渡到颗粒状食物。8-10个月可尝试小颗粒水果丁,12个月后引入条状食物锻炼撕咬能力。避免过硬、过黏或易呛咳的食物如整颗葡萄、坚果类。
采用稳固的儿童餐椅保持坐姿直立,避免跑动中进食。监护人需全程看护,备好吸鼻器应对呛噎。餐具选择短柄软勺,食物温度控制在40℃以下,防止烫伤口腔黏膜。
从糊状辅食过渡到固体食物需2-3个月适应期,每新增食物性状需持续尝试5-7天。示范夸张咀嚼动作引导模仿,初期可用硅胶咬胶辅助锻炼下颌肌肉。出现干呕属正常学习过程,不应立即停止训练。
注意是否出现频繁呛咳、食物滞留颊囊或拒绝张口等情况。正常吞咽应伴有明显喉结上下运动,若出现进食后声音嘶哑、呼吸急促需警惕误吸。早产儿或发育迟缓儿童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开展训练。
避免强迫喂食导致厌食心理,可更换食物造型或餐具增加趣味性。出牙期牙龈肿胀时可提供冷藏牙胶缓解不适。持续1周以上拒食需排查鹅口疮、舌系带过短等病理因素。
每日训练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餐前1小时避免零食影响进食意愿。可准备磨牙饼干、蒸苹果条等手指食物培养自主进食能力。注意补充维生素D促进牙槽骨发育,定期儿保检查评估口腔运动功能。出现持续性流涎、语言发育落后等情况应及时转诊康复科进行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