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牙期需注意口腔清洁、缓解不适、饮食调整、观察异常症状和定期检查等9个事项。长牙期护理重点包括保持牙龈卫生、避免不当喂食方式、监测体温变化、提供磨牙工具、预防感染、控制甜食摄入、建立规律作息、关注情绪变化和及时就医评估。
1、口腔清洁:
乳牙萌出期间需用纱布或硅胶指套轻柔擦拭牙龈,每日至少两次。萌出第一颗乳牙后应选用婴幼儿专用软毛牙刷,避免使用含氟牙膏。每次哺乳或进食后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防止奶渍残留引发鹅口疮。夜间避免含着奶瓶入睡,减少奶瓶龋风险。
2、缓解不适:
牙龈肿胀时可使用冷藏的牙胶或干净湿毛巾冷敷,每次不超过15分钟。按摩牙龈需洗净双手后轻柔打圈按压,力度以宝宝不抗拒为准。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婴幼儿专用牙龈舒缓凝胶,避免含苯佐卡因成分的产品。
3、饮食调整:
添加辅食阶段选择磨牙饼干、苹果条等硬度适中的食物锻炼咀嚼。避免过硬或过黏食物损伤牙龈,温度以常温为宜。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酪、豆腐,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减少果汁和甜食摄入频率,预防早期龋齿发生。
4、异常监测:
记录乳牙萌出顺序和时间,超过13个月未出牙需就医排查。观察是否存在持续低热、腹泻等伴随症状,体温超过38℃应排除其他感染。注意口腔黏膜是否出现白斑、溃疡,异常流涎或拒食可能提示疱疹性龈口炎。
5、定期检查:
第一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应进行首次口腔检查,之后每3-6个月复查。牙医会评估牙齿排列、咬合关系及釉质发育情况,早期发现釉质发育不全或龋齿可及时干预。出现双排牙、牙齿颜色异常等状况需专科处理。
长牙期间建议保持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合成。睡眠环境保持湿度50%-60%,使用透气棉质围兜及时擦拭口水。避免使用安抚奶嘴超过2岁,防止影响牙齿排列。家庭成员需统一喂养习惯,禁止口对口喂食或共用餐具。如出现牙龈出血不止、持续高热或皮疹扩散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儿科或口腔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