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疼痛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局部镇痛、物理降温、饮食调整及充分休息等方式缓解,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邻近器官炎症蔓延及过度用嗓等因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或阿奇霉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配合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需通过血常规或咽拭子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
2、局部镇痛:
含服西地碘含片、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减轻咽部灼痛感。儿童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镇痛。避免使用颗粒状药物以防呛咳,吞咽困难者可选择喷雾剂型。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用冰袋冷敷颈部淋巴结区域,或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发热期间每4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需警惕化脓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周围脓肿。
4、饮食调整:
选择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辣刺激及坚硬食物。每日饮用1.5-2升温水,可添加少量蜂蜜润喉。急性期禁食芒果、榴莲等易诱发过敏的热性水果。
5、充分休息: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大声说话或清嗓动作。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50%-60%湿度,晨起淡盐水漱口可减少黏膜干燥。合并打鼾者建议侧卧体位减轻咽喉压迫。
恢复期需持续观察3-5天,若出现呼吸不畅、颈部僵硬或耳痛需立即就医。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膈肌力量,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提升免疫力。秋冬季节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长期反复发作者需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扁桃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