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性肾病与单纯性肾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案五个方面。
1、病因差异:
肾炎性肾病多由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肾小球炎症,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单纯性肾病则多为原发性肾小球基底膜电荷屏障异常,与遗传或特发性因素相关。
2、病理特征:
肾炎性肾病病理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免疫复合物沉积;单纯性肾病表现为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
3、症状表现:
肾炎性肾病常伴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异常;单纯性肾病以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为主,典型表现为高度水肿但无血尿。
4、检验指标:
肾炎性肾病实验室检查可见补体C3下降、抗链球菌溶血素O升高;单纯性肾病以选择性蛋白尿为特征,血清补体水平通常正常。
5、治疗原则:
肾炎性肾病需针对原发病使用免疫抑制剂;单纯性肾病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激素敏感者预后良好。
日常管理中两类患者均需限制钠盐摄入,肾炎性肾病患者需监测血压变化,单纯性肾病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建议定期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水肿期需记录每日出入量。运动选择低强度有氧活动,如太极拳或散步,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出现发热或水肿加重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