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与子宫癌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宫颈癌发生于子宫颈部位,子宫癌则多指子宫内膜癌。
1、发病部位:
宫颈癌原发于子宫颈(子宫下端连接阴道的狭窄部位),而子宫癌通常指子宫内膜癌,发生于子宫体部内膜层。宫颈通过阴道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子宫内膜需通过超声或诊刮取样检测。
2、高危因素:
宫颈癌主要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相关,其他因素包括多性伴侣、免疫抑制等。子宫内膜癌则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常见于肥胖、糖尿病、未生育女性及长期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者。
3、早期症状:
宫颈癌早期可能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后出血)、异常阴道排液。子宫内膜癌典型症状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或未绝经者月经紊乱,部分患者伴有下腹隐痛。
4、筛查方式:
宫颈癌可通过HPV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TCT)筛查,子宫内膜癌缺乏特异性筛查手段,异常子宫出血需行经阴道超声或子宫内膜活检确诊。
5、治疗差异:
早期宫颈癌以手术为主(如宫颈锥切术、性子宫切除术),中晚期需结合放化疗。子宫内膜癌首选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是否补充放疗或激素治疗。
建议适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接种HPV疫苗可有效预防70%以上宫颈癌。保持健康体重、控制血糖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日常注意性卫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两类癌症术后患者均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