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原体肺炎确诊需进行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病原体培养、影像学检查和血常规检查。
1、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衣原体特异性抗体水平辅助诊断。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具有确诊意义,常用方法包括微量免疫荧光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该方法对早期诊断存在滞后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核酸检测: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衣原体核酸,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咽拭子、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均可作为检测样本,能在发病早期快速检出病原体,是目前诊断衣原体肺炎的重要方法。
3、病原体培养:
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接种于特殊培养基进行衣原体分离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培养周期长达3-7天,技术要求高,临床普及率较低,多用于科研或疑难病例确诊。
4、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可见单侧斑片状浸润影,部分患者表现为间质性改变。胸部CT能更清晰显示磨玻璃样变、小叶中心性结节等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评估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
3、血常规检查:
多数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可能出现淋巴细胞比例增高。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非特异性炎症指标可轻度上升,需结合病原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确诊衣原体肺炎后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呼吸道分泌物。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温软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肺负担。居家环境保持通风换气,接触患者分泌物后需规范洗手。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