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骨折患者能否站立行走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决定。稳定性骨折且无神经损伤时,通常可在康复后逐渐恢复行走;不稳定性骨折或合并脊髓损伤时,可能无法站立行走。
稳定性骨折指椎体压缩不超过50%、无椎管占位或神经症状的情况。这类患者经4-8周卧床休息后,可在支具保护下逐步进行站立训练。早期需使用腰围固定,配合物理治疗增强核心肌群力量,多数患者在3-6个月后可恢复基本行走功能。康复过程中要避免弯腰、扭转等动作,防止椎体再次塌陷。
不稳定性骨折包括爆裂性骨折、骨折脱位等类型,常伴随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这类患者需紧急手术进行椎管减压和内固定,术后仍有较高概率遗留行走功能障碍。若损伤平面在腰1以下,可能保留部分下肢功能;损伤平面超过胸12时,双下肢瘫痪风险显著增加。即使经过系统康复训练,部分患者仍需终身依赖轮椅辅助移动。
腰部骨折后应尽早就医评估损伤程度,通过X线、CT或MRI明确骨折类型。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康复期可配合低强度水中运动或器械训练改善肌肉萎缩。日常需注意预防跌倒,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定期复查骨密度监测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