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需注意定期复查、预防感染、合理运动、科学用药四项核心事项。先天性心脏病是心脏结构异常的先天性疾病,可能影响心脏功能,需通过规范管理降低并发症风险。
1、定期复查
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结构变化与功能状态。婴幼儿需按儿科心脏专科医师建议缩短复查间隔,重点观察肺动脉压力、心室大小等指标。妊娠期患者需增加产前心脏评估频率,由产科与心内科联合制定随访计划。
2、预防感染
存在心内缺损或人工瓣膜者需重点防范感染性心内膜炎,在进行口腔治疗、内镜检查等有创操作前,应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日常需加强手卫生,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人群。
3、合理运动
轻症患者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单心室等复杂先心病患者应避免竞技性运动。运动时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出现口唇发绀、呼吸困难需立即停止。法洛四联症等紫绀型先心病患者运动强度需严格遵循心脏康复医师指导。
4、科学用药
合并肺动脉高压者需规律服用波生坦片等靶向药物,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但需注意电解质平衡。所有药物调整均须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增减剂量。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控制每日液体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高盐饮食及暴饮暴食,睡眠时可采用半卧位减轻心脏负荷。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好便携式血氧仪,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紧急症状时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