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的轻微与严重程度可通过出血量、症状表现及伴随体征综合判断。主要区分依据有呕血或黑便的颜色与频率、血压与心率变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速度、是否存在休克或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加重情况等。
轻微胃出血通常表现为少量黑便或咖啡样呕吐物,排便次数略有增加但无显著不适,血压和心率基本正常,血红蛋白轻微下降。这类情况多见于胃黏膜糜烂或小溃疡,可能与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饮酒或应激有关。患者需禁食6-12小时,后续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瑞巴派特片等黏膜保护剂,配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
严重胃出血会出现大量鲜红色呕血或柏油样黑便,每日排便超过5次且伴头晕、冷汗,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心率超过100次/分,血红蛋白24小时内下降超过20g/L。常见于消化性溃疡穿孔、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或胃癌出血,可能伴随剧烈腹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需立即禁食并平卧,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补液,紧急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奥曲肽等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行胃镜下止血或外科手术。老年患者或合并肝硬化、冠心病者死亡风险显著增加。
无论出血程度如何,均需监测排便性状与生命体征,避免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恢复期应选择米粥、藕粉等低纤维食物,分次少量进食,2周内禁止吸烟饮酒。若出现呕血加重、四肢湿冷或意识改变,须立即急诊处理。长期反复出血者建议完善胃镜、腹部CT等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