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否严重与病情进展和个体差异有关,处理不及时可能导致肺脓肿、脓胸、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危害。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根据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
1、肺脓肿
肺部感染未及时控制时,炎症可能引发肺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腔。患者可出现高热、咳大量脓臭痰等症状。需通过胸部CT明确诊断,治疗需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必要时行经皮肺穿刺引流。
2、脓胸
肺部炎症扩散至胸膜腔会导致脓液积聚,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胸腔B超可确诊,治疗需胸腔闭式引流联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严重者需行胸腔镜清创术。
3、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可导致肺泡换气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或二氧化碳潴留。临床表现为紫绀、意识障碍,需动脉血气分析确诊。治疗包括无创通气、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祛痰,必要时气管插管。
4、感染性休克
病原体毒素入血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血压下降、尿量减少。需监测乳酸和中心静脉压,治疗需液体复苏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同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循环。
5、多器官功能障碍
全身炎症反应可继发肝肾功能损害,表现为黄疸、少尿。需检测肝酶肌酐指标,治疗需血液净化联合注射用美罗培南,同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蒸蛋羹、鱼肉粥,避免辛辣刺激。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以不引起气促为度。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加重时需立即复诊,老年人和婴幼儿更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