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严重时可能发展为胃穿孔、胃出血、幽门梗阻或胃癌。胃溃疡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异常等因素引起,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并发症。
1、胃穿孔
胃溃疡侵蚀胃壁全层可能导致胃穿孔,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板状腹、休克等症状。胃穿孔属于急腹症,需紧急手术修复。发病与溃疡深度、胃酸腐蚀等因素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康复新液等药物控制溃疡进展。
2、胃出血
溃疡面血管破裂会引起呕血、黑便或便血,严重时导致失血性休克。胃出血可能与溃疡位置、血管暴露相关,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凝血酶冻干粉、云南白药胶囊、注射用生长抑素,同时需禁食并静脉补液。
3、幽门梗阻
溃疡反复发作可致幽门部瘢痕狭窄,出现呕吐、腹胀、营养不良。梗阻多由长期慢性炎症引起,轻者可通过胃肠减压和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缓解,重者需手术解除梗阻。伴随症状包括脱水、电解质紊乱等。
4、胃癌
长期不愈的胃溃疡可能恶变为胃癌,尤其伴肠上皮化生者风险更高。胃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后期出现消瘦、贫血、腹部包块。需通过胃镜活检确诊,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化疗等。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因突变相关。
5、腹膜炎
胃穿孔后胃内容物进入腹腔会引发感染性腹膜炎,表现为全腹压痛、发热、肠麻痹。需紧急手术清洗腹腔并抗感染治疗,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发病与细菌感染、炎症扩散有关。
胃溃疡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烟限酒,规律进食,保持情绪稳定。建议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若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持续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用抗酸药物,幽门螺杆菌阳性者需完成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