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支原体肺炎CT检查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斑片状磨玻璃影、小叶中心结节及支气管壁增厚,部分患者可见树芽征或实变影。支原体肺炎的影像学特征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存在重叠,需结合血清学检测或核酸检测确诊。
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磨玻璃影多分布于肺外周带或下叶,呈现不均匀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支气管壁增厚伴周围炎症是常见表现,可能与支原体直接侵袭呼吸道黏膜有关。小叶中心结节直径通常为3-10毫米,反映细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约三成患者出现树芽征,提示小气道内黏液栓形成。实变影相对少见,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混合感染时。这些表现与患者咳嗽持续时间相关,早期以磨玻璃影为主,病程超过两周者更易出现实变。
影像学鉴别需重点关注分布特点和演变规律。支原体肺炎磨玻璃影多呈多灶性分布,而病毒性肺炎常为弥漫性。细菌性肺炎实变灶更明显且进展迅速,支原体肺炎实变多局限且吸收缓慢。非典型表现需警惕合并感染可能,如出现胸腔积液或淋巴结肿大时。随访CT对评估治果具有价值,多数患者4-6周后病灶完全吸收,但部分可遗留纤维化条索。对于持续存在的结节样改变,需通过支气管镜排除肿瘤性病变。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完善血清支原体IgM抗体、PCR检测等辅助检查,避免仅凭CT表现确诊。急性期应保证充足休息,维持室内空气流通,适量增加水分摄入。恢复期可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促进肺功能改善。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加重,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