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性病变的严重程度需结合具体病因和患者身体状况判断,多数情况下经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少数可能进展为重症。
肺炎性病变通常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早期表现为咳嗽、发热、胸痛等症状。轻中度患者通过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或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治疗,配合充分休息和营养支持,1-2周内症状可明显改善。胸部影像学显示局部炎症浸润但未累及双侧肺叶时,病情多属可控范围。此类情况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胸片,观察炎症吸收情况。
当病变范围超过单侧肺叶50%以上,出现持续高热、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或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提示病情较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易发展为脓毒血症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此时需住院进行静脉抗生素治疗,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必要时需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还可能发生肺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肺炎性病变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恢复期可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咳嗽持续超过10天或出现咯血、意识模糊等症状,须立即复查胸部CT。吸烟者必须戒烟,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儿童及老年人建议接种肺炎球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