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炎导致的心脏扩大在及时规范治疗下通常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恢复程度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及基础疾病控制密切相关。
急性心肌炎早期通过充分休息和抗病毒治疗,轻度心脏扩大多在3-6个月内逐渐回缩。临床常用辅酶Q10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保护心肌细胞,同时配合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此阶段需严格限制体力活动,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下,通过心脏超声定期监测心腔大小变化。部分年轻患者经规范治疗后心脏结构可完全恢复正常,尤其当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未超过60毫米时预后较好。
慢性心肌炎或重症患者出现显著心脏扩大时,心肌纤维化可能已形成不可逆损伤。这类患者需长期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延缓心室重构,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必要时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器。即使积极治疗,部分患者仍会遗留持续性心脏扩大,但通过优化药物治疗可使左心室射血分数提升至50%以上。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者需考虑导管消融治疗,心脏移植仅适用于终末期病例。
心肌炎康复期应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避免仰卧位呼吸困难者可抬高床头30度。饮食采用低脂高蛋白原则,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补充ω-3脂肪酸。康复训练从床边坐立开始,6周后经评估逐步增加有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宜超过静息心率30次/分。定期复查心肌酶谱、NT-proBNP及心脏核磁共振,警惕心力衰竭加重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