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若出现肝区疼痛、不明原因消瘦、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需高度警惕。肝癌通常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完善甲胎蛋白检测、超声或CT检查。
1、肝区疼痛
肝癌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钝痛或胀痛,可能与肿瘤生长牵拉肝包膜有关。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随病情进展逐渐加重。需与胆囊炎、胃溃疡等疾病鉴别,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临床常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肝泰乐颗粒等药物辅助治疗,但需手术或介入治疗。
2、不明原因消瘦
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且无明确诱因时需警惕恶性肿瘤。肝癌患者因代谢异常和食欲减退导致消瘦,可能伴随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需排查糖尿病、甲亢等疾病,确诊后可通过肠内营养粉剂、蛋白粉等营养支持改善体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抗肿瘤治疗。
3、皮肤巩膜黄染
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是肝癌压迫胆管或肝细胞受损的典型表现,可见皮肤瘙痒、陶土色粪便。需与胆结石、胰腺癌等疾病鉴别,血液检查可见胆红素升高。临床可能使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但需针对原发病灶治疗。
日常应避免霉变食物摄入,乙肝病毒携带者需定期监测肝功能。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肝脏超声筛查,若存在慢性肝病史或家族肿瘤史,需缩短体检间隔。出现症状后切勿自行用药,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早期肝癌通过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