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筛查可通过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磁共振成像、临床乳腺检查、乳腺自检等方式进行。乳腺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病变,建议女性根据年龄和风险因素选择合适的筛查方式。
1、乳腺超声
乳腺超声利用高频声波成像,适合致密型乳腺或年轻女性检查。该检查无辐射,可区分囊性与实性肿块,对乳腺囊肿、纤维腺瘤等良性病变有较高检出率。超声能辅助定位可疑病灶,为穿刺活检提供引导。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避开月经周期乳腺充血期以提高准确性。
2、乳腺X线摄影
乳腺X线摄影即钼靶检查,是40岁以上女性常规筛查手段。通过低剂量X线显示乳腺钙化灶和结构扭曲,对微小钙化敏感度高。建议在月经结束后1周进行检查以减少不适感。该检查能发现早期导管原位癌,但致密乳腺组织可能影响检出率,常需结合超声补充评估。
3、乳腺磁共振成像
乳腺MRI适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如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通过强磁场和造影剂增强扫描,对多中心病灶和乳腺假体周围病变的检出优于其他检查。灵敏度高但特异性较低,可能产生假阳性结果。检查需注射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评估。
4、临床乳腺检查
临床乳腺检查由医生通过触诊评估乳房和腋窝淋巴结情况。可发现肿块质地改变、皮肤凹陷等异常体征,对乳头溢液患者需配合乳管镜检查。该方法简单易行但依赖医生经验,微小病灶易漏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提高准确性。
5、乳腺自检
乳腺自检建议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通过观察乳房外形变化和触摸有无肿块实现早期发现。虽然不能替代医学筛查,但有助于提高健康意识。发现乳头回缩、皮肤橘皮样变等异常应及时就医。自检需系统学习正确手法,避免过度焦虑或漏诊。
建议20岁以上女性每月进行乳腺自检,40岁以下每1-3年做临床检查,40岁以上每年结合超声和钼靶筛查。高危人群需提前开始MRI检查。筛查异常者应遵医嘱进一步穿刺活检或短期复查。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降低乳腺癌风险。筛查期间发现无痛性肿块、乳头血性溢液等预警症状须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