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患者可通过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限制高钾食物、适量饮水、避免高嘌呤食物、补充维生素等方式调整饮食。肾小球肾炎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蛋白质以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为主,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0.6-0.8克计算。急性期需暂时限制蛋白摄入,缓解期可逐步增加。
2、限制高钾食物
肾功能受损时需避免香蕉、橙子、土豆、菠菜等高钾食物,防止血钾升高引发心律失常。可通过浸泡、焯水等方式减少食物中的钾含量。定期监测血钾水平,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降钾药物。
3、适量饮水
水肿明显者每日饮水量为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无水肿者可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分次少量饮用更有利于水分代谢。合并心力衰竭时需严格限水。
4、避免高嘌呤食物
限制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预防尿酸升高加重肾脏负担。可选用低嘌呤的谷类、蔬菜作为主食。若出现痛风症状需遵医嘱使用别嘌醇片或非布司他片等药物。
5、补充维生素
适量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糙米、西兰花、猕猴桃等,有助于改善代谢。避免维生素D过量补充,肾功能减退时活性维生素D合成能力下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骨化三醇软胶囊。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根据病情变化动态调整饮食方案。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避免油炸烧烤。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若出现严重水肿或尿量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透析治疗。长期饮食管理需配合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