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因素、卵巢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经期延长等症状。
1、调整生活方式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调节内分泌功能。饮食上应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可适当补充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预防贫血发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主要治疗方式。常用药物包括炔诺酮片、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可调节子宫内膜生长。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可减少出血量。对于青春期患者可使用雌孕激素序贯调节月经周期。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3、刮宫治疗
诊断性刮宫既是诊断手段也是治疗方法。通过刮除异常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可达到止血目的。刮出物送病理检查可明确子宫内膜病变性质。该方法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出血量大的患者,尤其适用于围绝经期妇女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
4、子宫内膜切除术
对于无生育要求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子宫内膜切除术。该手术通过电切、热球或冷冻等方式破坏子宫内膜功能层,减少月经量甚至达到闭经效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需注意术后可能出现宫腔粘连等并发症。
5、子宫切除术
对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合并子宫肌瘤、腺肌症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子宫切除术是性治疗方法。手术可经腹、经阴道或腹腔镜进行,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术式。术后需注意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等护理措施。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影响内分泌。饮食宜清淡营养,可适量食用红枣、枸杞等补血食材。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定期复查很重要,尤其是围绝经期患者需警惕子宫内膜病变。出现异常出血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长期服用止血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