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危害主要包括肾功能减退、高血压、贫血、电解质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等。该病可能由免疫异常、感染、遗传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和肾活检等方式确诊。
1、肾功能减退
慢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夜尿增多、水肿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蛋白摄入,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等药物延缓肾功能恶化。
2、高血压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引起水钠潴留和肾素分泌增加,导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降压药物。
3、贫血
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可通过补充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药物治疗,同时适当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4、电解质紊乱
肾功能受损可能引起高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紊乱,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定期监测电解质,限制高钾食物摄入,遵医嘱使用聚磺苯乙烯钠散、骨化三醇软胶囊等药物调节。
5、心血管疾病
长期高血压、贫血等因素会增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发症风险。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需控制血压和血脂,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预防。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食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蛋白质以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为主。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