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颗粒细胞瘤早期症状主要有月经紊乱、下腹隐痛、腹胀、排尿异常以及腹部包块。卵巢颗粒细胞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早期症状较隐匿,易被忽视。
1、月经紊乱
卵巢颗粒细胞瘤可能干扰雌激素分泌,导致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增多或减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绝经后阴道出血。这种情况可能与肿瘤分泌过量雌激素有关,可通过妇科检查结合激素水平检测初步判断。若持续出现异常出血,建议及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病变。
2、下腹隐痛
肿瘤生长可能牵拉卵巢包膜或压迫周围组织,引起单侧下腹持续性钝痛或坠胀感,活动后可能加重。疼痛通常不剧烈,易被误认为肠痉挛或经期不适。伴随盆腔压迫感时需警惕,可通过盆腔MRI明确肿瘤位置与大小。
3、腹胀
肿瘤增大或腹水形成可能导致腹部膨隆感,尤其在进食后明显,常伴食欲下降。早期腹胀多间歇性出现,容易被归因于消化不良。若腹胀持续超过2周并逐渐加重,需结合肿瘤标志物检查评估。
4、排尿异常
肿瘤压迫膀胱或输尿管可能引起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夜尿增多较常见。部分患者误认为泌尿系统感染而延误就诊。出现不明原因排尿习惯改变时,建议完善泌尿系统超声与妇科检查。
5、腹部包块
部分患者可在下腹部触及活动性肿块,质地中等,边界较清晰,按压无剧痛。包块可能在体位改变时暂时消失,易被忽视。自查发现固定包块应及时就医,避免肿瘤扭转或破裂风险。
日常需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肿瘤破裂。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与肿瘤标志物筛查,尤其有家族肿瘤史者。出现上述任一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尽早就诊妇科或肿瘤科,通过超声、MRI及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确诊后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或联合放化疗,术后需长期随访激素水平与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