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壁间肌瘤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具体方案需根据肌瘤大小、症状及生育需求综合评估。
1、药物治疗
适用于肌瘤较小或症状较轻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如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可缩小肌瘤体积,缓解月经过多;米非司酮片能拮抗孕激素抑制肌瘤生长;中成药如桂枝茯苓胶囊可活血化瘀。药物治疗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可能出现潮热、骨质疏松等,通常作为术前辅助或围绝经期过渡方案。
2、超声治疗
通过高强度超声波消融肌瘤组织,保留子宫完整性。适合直径3-8厘米的单发肌瘤,术后恢复快且无创口,但可能存在皮肤灼伤、肠道损伤风险。治疗后需随访3-6个月评估,部分患者需重复治疗。
3、子宫动脉栓塞术
介入放射学方法阻断肌瘤血供使其坏死萎缩。适用于拒绝手术或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者,术后常见腹痛、发热等栓塞后综合征。需注意卵巢功能受损及感染风险,生育功能保留存在争议,通常不作为育龄女性首选。
4、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剔除肌瘤保留子宫,适合有生育需求者。术后需避孕12-18个月待子宫切口愈合,存在术中转子宫切除、术后粘连等风险。复发率约15-30%,多发性肌瘤患者更需谨慎评估。
5、子宫切除术
性方案适用于无生育需求、肌瘤过大或疑似恶变者。经阴道、腹腔镜或开腹途径切除子宫,可解决症状但导致不孕。术后需关注盆底功能及激素水平变化,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
建议患者每3-6个月复查盆腔超声监测肌瘤变化,避免摄入含雌激素保健品。轻度贫血者可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痛经时可用暖水袋热敷下腹。若出现经量骤增、排尿困难等压迫症状应及时就诊,备孕前需完成全面妇科评估。所有治疗方案均需由专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不可自行用药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