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少尿主要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水钠潴留及肾小管功能受损有关。该病可能由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干预。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少尿的核心机制。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广泛受损,新月体形成导致有效滤过面积显著减少。此时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质无法正常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原尿生成量急剧降低。同时肾小球内高压状态进一步加重滤过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尿量少于400毫升每天。
水钠潴留会加剧少尿症状。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后,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远端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增加。血浆渗透压升高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强。这种病理性的水钠潴留不仅导致尿量减少,还会引发水肿和高血压等并发症。
肾小管功能异常参与少尿过程。急性炎症反应中产生的氧自由基、蛋白酶等物质可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使其重吸收和分泌功能紊乱。坏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形成管型,堵塞管腔造成梗阻性少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肾小管对利尿剂的反应性降低。
建议患者严格记录24小时尿量,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尿量加500毫升范围内。优先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注意监测血压和体重变化,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若出现无尿或严重水肿需立即就医,必要时接受血液净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