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患者不建议自行用碘伏擦耳朵里面。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碘伏虽具有消毒作用,但可能刺激耳道黏膜或影响医生后续诊断。
中耳炎发生时,炎症主要位于鼓膜内侧的中耳腔,外耳道使用碘伏无法直接作用于病灶。碘伏的刺激性可能加重耳道黏膜损伤,尤其儿童或耳道敏感者易出现灼痛感。若存在鼓膜穿孔,碘伏可能通过穿孔进入中耳腔,导致内耳化学性损伤。自行操作还可能将外耳道耵聍推向深处,堵塞耳道影响分泌物排出。
少数情况下,医生可能在外耳道合并浅表皮肤感染时,用稀释碘伏进行局部消毒。但需专业器械辅助清理分泌物,并严格避开鼓膜区域。患者无法自行判断耳道内部情况,盲目使用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规范治疗。
出现耳痛、流脓等中耳炎症状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药物,严重者需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掏耳,睡眠时可垫高头部促进中耳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