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阴性阳性通常是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结果的区别,阴性代表未感染乙肝病毒,阳性代表存在乙肝病毒感染或携带状态。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等。
乙肝阴性表明血液中未检测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通常代表未感染乙肝病毒。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未接种疫苗且未感染的自然阴性状态,另一种是接种疫苗后产生保护性抗体的免疫状态。对于未接种疫苗的阴性人群,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感染。阴性结果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复查以确认免疫状态。
乙肝阳性表明血液中检测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结果可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携带和慢性肝炎等不同状态。急性感染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多数可自愈。慢性携带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具有传染性。慢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肝区不适、乏力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阳性者需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病毒载量等指标,由专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无论检测结果为阴性或阳性,都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乙肝阳性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阴性者可考虑接种疫苗以获得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