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牙周炎时一般可以拔牙镶牙,但需在炎症控制后进行。牙周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适合拔牙或镶牙。
牙周炎处于稳定期且炎症得到有效控制时,通常可以进行拔牙或镶牙操作。此时牙龈红肿消退,牙槽骨吸收减缓,口腔环境相对清洁,手术风险降低。医生会通过牙周探诊、X光检查评估牙周组织状况,确认无急性感染后再行治疗。治疗前可能需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必要时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镶牙前还需确保邻牙及基牙的牙周支持足够,避免修复体加重牙周负担。
若牙周炎处于活动期伴明显红肿、溢脓或急性脓肿,则需暂缓拔牙镶牙。此时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增加干槽症风险;而镶牙可能因炎症未控制导致修复体不稳定或继发感染。急性期应行抗感染治疗,包括局部冲洗上药、全身抗生素使用,待炎症消退后再评估手术时机。重度牙周炎伴严重骨吸收者,拔牙后可能出现牙槽嵴过度萎缩,影响后期镶牙效果,需考虑植骨或延期修复。
牙周炎患者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定期进行牙周复查和维护治疗。吸烟者应戒烟以降低牙周炎复发风险。镶牙后需特别注意修复体边缘清洁,避免食物嵌塞引发继发龋或牙周问题。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时应及时复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修复体或进行牙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