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耳朵听不清楚可通过观察耳道异物、清洁耳道、就医检查听力、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听力下降可能由耵聍栓塞、中耳炎、先天性耳聋、耳道异物、噪声性耳聋等原因引起。

1、观察耳道异物
若发现小朋友耳道内有玩具零件、小珠子等异物,家长不可自行掏挖,避免将异物推向深处或损伤鼓膜。可使用带光源的耳镜观察异物位置,浅表异物可用钝头镊子轻柔夹取。昆虫类异物可先滴入食用油使其窒息后再处理。操作前需安抚儿童情绪,必要时由耳鼻喉科医生处理。
2、清洁耳道
耵聍栓塞是儿童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家长可用温热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3天后用橡皮球冲洗器轻柔冲洗外耳道。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可能将耵聍推得更深。反复发生耵聍栓塞的儿童,建议每3个月到耳科门诊进行专业清理。
3、就医检查听力

突发性听力下降需在24小时内就诊,医生会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检查。对于语言发育迟缓的幼儿,需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先天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耳内镜观察到鼓室积液,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术获取积液标本培养。
4、药物治疗
细菌性中耳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过敏性鼻炎引发的咽鼓管功能障碍,需配合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病毒感染引起的突发性耳聋,可能采用泼尼松片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治疗。
5、手术治疗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需在3-6岁进行外耳道成形术,重度传导性耳聋可考虑人工镫骨植入。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在佩戴助听器无效时,人工耳蜗植入是佳选择。术后需持续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家长要配合康复师进行家庭强化练习。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对声音的反应灵敏度,避免长期暴露在超过85分贝的噪声环境中。游泳或洗澡后及时擦干外耳道,感冒时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方法。定期进行听力筛查,特别是曾有高胆红素血症、早产等高危因素的幼儿。发现孩子频繁抓挠耳朵或对呼唤反应迟钝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