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急性胰腺炎常见的原因是胆道疾病和酗酒。急性胰腺炎通常由胆石症、酒精刺激、高脂血症、胰管阻塞、感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1、胆道疾病
胆石症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病因,约占半数以上病例。胆囊或胆总管结石可能阻塞胰管开口,导致胰液排出受阻,胰酶在胰腺内激活并消化自身组织。患者常伴有右上腹疼痛、黄疸等症状。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生长抑素、注射用乌司他丁、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等。
2、酗酒
长期大量饮酒可直接损伤胰腺腺泡细胞,促使胰酶提前激活并诱发炎症反应。酒精性胰腺炎患者多有长期饮酒史,发作时腹痛多位于中上腹并向腰背部放射。治疗需严格戒酒,配合静脉营养支持。可选用注射用甲磺酸加贝酯、注射用奥曲肽等药物抑制胰酶分泌。
3、高脂血症
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可导致胰腺毛细血管内脂质沉积,引发微循环障碍和局部缺血。这类患者常伴有黄色瘤、肝脾肿大等表现,血液呈乳糜状。治疗重点为血浆置换快速降脂,配合低脂饮食。可选用非诺贝特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调脂药物。
4、胰管阻塞
胰管肿瘤、先天性胰管畸形或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等可能造成胰液排出障碍。患者除腹痛外可能出现脂肪泻、体重下降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表现。治疗需解除梗阻因素,必要时行胰管支架置入术。可配合胰酶肠溶胶囊补充外分泌功能。
5、感染因素
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能直接损伤胰腺组织,艾滋病、胆道蛔虫等也可诱发胰腺炎。患者多先有发热等感染症状,后出现胰腺炎表现。治疗需针对病原体使用抗病毒或驱虫药物,如阿昔洛韦片、甲苯咪唑片等。
预防急性胰腺炎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高脂饮食,控制酒精摄入量。胆石症患者应定期复查,必要时行胆囊切除术。高脂血症患者需坚持服用降脂药物并监测血脂水平。出现持续剧烈腹痛、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恢复期应遵循低脂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定期复查胰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