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自行缓解后仍可能复发。该病是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外的慢性疾病,复发概率与激素水平、病灶清除程度等因素相关。
部分患者症状可能暂时减轻或消失,尤其是妊娠期或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时。但异位内膜组织未完全清除或激素环境变化时,病灶可能重新活跃。轻度患者通过药物控制或生理性激素变化(如怀孕)可能获得较长时间缓解,但仍有复发风险。术后复发率与手术性相关,保守性手术后复发概率较高,性手术(如子宫切除术)后复发概率较低。
复发常见诱因包括持续高雌激素状态、盆腔炎症未控制、免疫调节异常等。典型复发表现为痛经加重、性交痛或盆腔包块再现。部分患者复发时症状较初次更隐匿,仅通过超声或血清CA125检测发现。特殊情况下,深部浸润型病灶即使无症状也可能持续进展,导致肠道或泌尿系统受累。
建议定期妇科检查,尤其出现盆腔疼痛或月经异常时。保持规律运动、减少高脂饮食有助于调节雌激素水平。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停药。术后患者应按要求随访,复发高风险者可考虑长期药物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