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可通过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EB病毒检测、血液检查等方式诊断。鼻咽癌早期可能表现为鼻塞、涕血、耳鸣等症状,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

1、鼻咽镜检查
鼻咽镜检查是诊断鼻咽癌的首选方法,分为间接鼻咽镜和纤维鼻咽镜两种。医生通过鼻咽镜可以直接观察鼻咽部黏膜的变化,发现可疑病灶。鼻咽镜检查操作简便,患者耐受性好,能够早期发现鼻咽部微小病变。检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医生会进一步取样进行病理检查。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鼻咽部CT和磁共振成像。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鼻咽部解剖结构,判断肿瘤大小和侵犯范围。磁共振成像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有助于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影像学检查可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医生会在鼻咽镜下或通过穿刺取得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病理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对后续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活检前患者需停用抗凝药物,检查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一般可自行停止。
4、EB病毒检测
EB病毒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血清学检测可测定EB病毒相关抗体,如VCA-IgA和EA-IgA。EB病毒DNA检测可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EB病毒检测对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5、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血常规可评估患者一般状况,生化检查了解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鳞状细胞癌抗原对病情监测有参考价值。血液检查不能确诊鼻咽癌,但可为治疗方案制定和评估提供辅助信息。
预防鼻咽癌应注意避免腌制食品,戒烟限酒,保持鼻腔清洁。EB病毒感染者应定期体检。出现持续性鼻塞、涕血、耳鸣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确诊后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治疗期间注意口腔卫生,保持营养均衡,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康复期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心态。